很快,黄道婆发明的一系列工具就传遍了松江府。
除了提升生产效率外,黄道婆还把她在黎族那里学会的挈花技术和松江地区的麻绸工艺结合起来,发明出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工艺,创造了闻名天下的“乌泥泾被”。
林昀和徐乐媛和黄道婆一起,挨家挨户的推广传授新工艺,很快松江府的女人们全都学会了,每家每户都争先恐后的生产这种新型棉布,到处都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的繁荣景象。
“黄道婆,你知道吗?你的革新使得松江府的经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上海地区的农作物首次出现‘棉七稻三’,棉花的种植压过了水稻。”林昀对黄道婆说道,“纺织业的繁荣使得江南的小农经济直接跨越到商品经济,整个江南享有革新成果六百余年。”
“天姑娘,当年我为了挣一口活命的口粮,不分昼夜纺棉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今日。”黄道婆感慨道,“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什么经济,我只知道纺织这件事,男女都能做,一年四季都能做。我只要学会了纺织,就能有一口饭吃,就不用给婆家当牛做马,寄人篱下。”
“会纺织的女子千千万,但敢于孤身漂洋过海,去海南学习技艺的就只有你一个。到了花甲之年仍不忘苦苦钻研,这点多少男人都做不到,所以你是个奇女子。”林昀夸赞道。
“姑娘过奖了。女人家只要肯努力,就不会比男人差到哪里。我现在是真心这么觉得。”黄道婆答道。
“没想到黄道婆还是女权主义战士哩。”一旁的徐乐媛插话道。
“她那时哪有什么女权啊,但是她确实改变了很多女人的命运。”林昀说道,“因为纺织业的兴盛,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升,上海很多地区,女子择偶有自主选择权,浦东地区还流行过‘大娘子婚姻(即女比男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海就是从那时起,在男女平等上走到全国前列的。”
“难怪很多上海人很少重男轻女,原来都是黄道婆的功劳啊!”徐乐媛恍然大悟。
这时,一群小孩跑了过来,围着黄道婆拍手唱道:“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道婆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
“黄婆婆,听说你织的乌泥径布被宫里指定为贡品啦?”一个路过的大妈迎上来,“我想让我女儿去跟你学提花布,行吗?”
“当然可以,我每天晚上都在家里免费讲习,想学的话随时欢迎过来。”黄道婆热情的说。
“太好啦,今晚我就让我女儿过去!学到一门好手艺,以后找婆家都不愁!”大妈喜出望外。
“哪位是黄婆婆?”这时一队人马抬着一块大匾敲锣打鼓的走了过来。
“我就是。这是?”黄道婆疑惑的问道。
“黄婆婆,这是上海县尹杨茂杨大人送给你的(1291年上海设县,1295年黄道婆回上海)!”领头的官差大手一挥,命手下把牌匾抬了过来。
“杨大人给你送牌匾?”三婶惊喜的迎了上去,揭去红布一看,只见牌匾上刻着四个大字——“衣被天下”。
“全国一年所售棉布4500万匹,松江独占3000万匹,占三分之二,可不是衣被天下!”官差说完下令手下噼里啪啦奏了一阵锣鼓,然后将牌匾挂到了三婶家大门上。
“黄婆婆,衣被天下;黄婆婆,纺织女神!”众乡亲一起鼓起掌来,真诚为黄道婆祝贺。
“恭喜你,黄小姑!你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愿望,成了国之工匠!”林昀和徐乐媛也一起上前鼓掌。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黄道婆感动的眼眶湿润。
“黄小姑,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接班人也培养出来了,下一步作何打算?”林昀趁机问道。
“下一步?我还没想好。”黄道婆迟疑的答道。
“不如……跟我走吧!到我的国家去!我那里纺织工业还没起来,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请你到我国担任纺织部长吧!”林昀热情的邀请道。
“不,我不想离开家乡,我会继续在家乡工作,直到最后一刻。”黄道婆果断拒绝。
“呃!怎么会!”林昀顿时傻眼了,她原以为这个副本的隐藏彩蛋是黄道婆人物卡。
“对了,这是给你们的礼物,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黄道婆从屋里搬出一匹精美的松江布,递给林昀。
“黄小姑,我们俩帮了你那么多,你不能用一匹布就打发我们啊!”徐乐媛急了。
“黄小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能给我轧花机、纺车等的图纸吗?”林昀拦住徐乐媛,上前问道。
“对不起,我手头没有图纸。”
“你刚还不画了一堆图纸吗,怎么可能没有?”
“现在不在我手里了。”黄道婆抱歉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