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破庙中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自己也捧着本书读着。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李白收起书道,“小虎牙,你要努力了啊,连小雪球的功课比你快了。”
小雪球,是最小的一个孩子,不过六岁。
小虎牙苦着脸,他觉得读书好难。
李白看着小虎牙着急的样子,道:“小虎牙,读书很难?”
“读不进去啊。”小虎牙托着腮,道,“感觉像是古爷爷在唠叨一样。”
“等基本的字你认全了,就停下吧。”李白教了这些孩子半年之久,清楚这些孩子哪些是读书的料子,哪些不是。
其实有的孩子虽然在读书上没有天赋,但在其他地方展示出了独特的天赋。
比如小虎牙,他对经商似乎很有天赋,这是一次李白在几天前卖了自己的锦裘时发现的,一件价值一万大钱的裘衣硬是让小虎牙拔到一万五。
还有个叫做李子奇的孩子,对奚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天赋,连胡爷爷都赞叹他的天赋。后来李子奇与其他二人进入长安,一首歌曲震惊整个长安,这是后话。
李白在金陵呆了大半年,散尽三十万大钱,不是资助了寒门的士子,就是给了小虎牙他们买些读书的用具和好吃的,再就是去梓香楼。
李白资助那些士子时,经过观察,都是些心性尚可的人。至于他们在不在意李白身上的锅,李白就没在乎。他们几个还没到和钱犯不过去的地步。
有的人就是这样,看见别人指责一个人,哪怕不知情也想弄明白发生什么,也不管谁对错,然后去跟着一起指责这个人。
李白称之为八卦犬。
至于旅舍,早就被李白退去,暂住在赵闯的医馆。李白的身上钱财花光了,入冬之时李白就将身上御寒的锦裘也当了出去。
四川昌隆。
一位女子站在牌楼前,极目眺望着远方,似乎是在等着什么人。她幽幽叹了口气,低声念道:“昨日桃花飞,今朝梨花吐。春色能几时,那堪此愁绪。荡子游不归,春来泪如雨。”
“母亲。”一个一岁大的小孩被仆人抱上来脆生生地叫着。
那女子抱过孩子,替他裹紧身上的衣裳,疼惜地道:“上面风大,抱他上来做什么?”
“公子说要找娘亲。”女仆低头道。
“娘亲,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孩子问道。
“你爹爹在等你长大去找他。”女子强忍着不落泪,“所以念儿要快快长大。”
“嗯。”孩子摸摸女子的脸道,“娘亲我长大了就把爹爹找回来,我们就一家团圆了。”
“嗯。”女子抱着孩子点点头。
金陵城已经没几个人记得李白了,或者说已经没几个人还愿意记得李白了。
孟浩然留下一封书信,去了扬州,叶公弘也带着举荐信去了长安,陈团努力跟着他父亲学习经商,是不是还能看看李白,只是每每看到李白不是跟着一群乞丐,就是跟着一群妓女,也逐渐有些失望。
至于方儿,李白再也没见过他。
李白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走在金陵城街上,又去了梓香楼。梓香楼的老鸨为人很好,经常请李白喝酒,他说李白长得像她那个死鬼男人,老鸨年轻时喜欢过一个书生,书生进京赶考,说要考中进士回来娶她,老鸨把前半辈子挣的钱都给了他,那人却一去不回。所谓书生多是薄幸郎,不外如是。
这种狗血剧情整日上演着,上演了千年,一直到今天。
但老鸨却没有恨乌及乌,相反对李白分外照顾。李白却怎么也问不出老鸨的名字,她就让李白叫她鸨母。
李白已经欠了几日酒钱了,总不能让老鸨一直请自己。他打算还上酒钱。
老鸨倚在门前,看见李白穿着单衣前来,笑道:“你该换上厚一些的衣物了,明天都冬至了。”
李白点点头,道:“明日就换。”
老鸨和李白进了大堂,老鸨道:“喏,酒给你热好了。”
李白掏出一个钱袋,“这是酒钱。”
老鸨接过去,打开钱袋看看,“一顿酒不值这么多钱。”